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民主建国会长沙市委员会官网

中国民主建国会长沙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运用新兴媒体开展统战工作问题研究
更新时间:2013-01-10浏览人数:24728 次作者:本站来源:长沙民建 作者:刘志丰
  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既给统战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统战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充分利用好新兴媒体,对统战工作的发展建设将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运用好新兴媒体,搞好统战宣传工作,才能实现新兴媒体背景下统战工作自身的科学发展。

  一、新兴媒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新兴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当前所说的新兴媒体,是指基于数字化网络传播技术,通过有线、无线(基站)、卫星等传输渠道,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为接收终端,以信息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是数字信息技术与媒体应用紧密结合的共同产物,是“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新兴大众媒体。

  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在各自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征的新兴媒体形态的同时,三网之间由于技术、网络、内容和接收终端相互渗透、兼容,又催生了更多的新兴媒体形态,使新兴媒体的种类达到了四、五十种以上,目前比较成熟的也有三十多种。依据其依托的不同网络,新兴媒体大致可分为四类:

  1.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络的新兴媒体。常见的形态有:各类网站、论坛、BBS、博客(Blog)、移动博客(Moblog)、微博客(Microblog)、播客(Podcast)、维基(Wiki)、维客、搜索引擎、内容聚合(RSS)、对等互联(P2P)、阿贾可斯(Ajax)、社会化标签(Tag)、社会化网络服务(SNS)、Web网络服务、网络社群、网络报纸、网络图书、网络期刊、电子邮件等。

  2.基于广播电视网络的新兴媒体。常见的形态有:数字广播、网络广播、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

  3.基于手机电信网络的新兴媒体。常见的形态有:手机短信、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WAP、手机其它无线网络功能等。

  4.基于以上三种网络形式融合而成的新兴媒体。常见的形态有:交互式电视(IPTV)、手机电视、网络广播电台、数字多媒体广播、数字多媒体杂志等。

  二、新兴媒体的基本特点

  新兴媒体在传播技术、传播内容、使用方式和服务范围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媒体,具备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互动性。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实现随时随地的单向、双向和多向互动传播。通过互动交流,传播者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受众的想法和传播效果,对自己的传播行为做出正确评价和修正,并可以及时解答受众疑问,加强传播效果。受众可以第一时间表达个人意见,评判信息价值,主动提供和传播更多的信息,影响传播的内容和效果。同时,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可以角色互换,每个人既可以是传播者,也可以是受众,两者之间实现充分互动交流,使传播的内容更符合受众的需求,更有针对性。因此,新兴媒体的互动性比传统媒体更直接、更深入、更多样。

  2.媒介个人化。由于个人计算机、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等数字产品的广泛普及和使用,信息制作门槛越来越低,并呈现出个人化趋势。一直以来的新闻信息制作垄断被打破,信息的发布渠道更加便捷多样,网民可以在论坛、BBS等公共平台发布各种信息,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微博、播客,拥有自己的信息发布平台,或通过QQ群、Email传递信息。任何人都能通过相关传播渠道,成为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的主体。

  3.跨时空性。新兴媒体可以保存和检索既往信息,即时发布和更新当下信息,持续关注未来信息,在信息发布的时间维度上,形成由过去、当下和未来完整衔接的时间链条。新兴媒体的这一特点,使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更广阔、更深厚的新闻背景,传播与更新速度更快,新闻时效性更强,受众的关注度更持久。在空间上,任何信息一经上网,就会立即覆盖全球,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原有的国家之间、行政区划之间的界限被彻底打破,实现了跨地域、跨行政区划、跨国界的全球传播。国内处于不同层级、不同地域传播界限的中央和地方新闻机构,在通过新兴媒体参与信息传播活动中,也都具有全球化信息传播性质。

  4.超媒体性。新兴媒体融合了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可以在文字、声音和视觉媒介之间无障碍转换和穿越,在功能上集合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特点,具有超媒体性。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可以按照自己的趣味和意愿,在不同的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之间自由跳转,使信息传播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模式。

  5.数字化。通过数字化过程,所有记录在纸张、胶片、唱片等不同介质载体中的信息,都能够缩减成由0和1二进制编码形成的数字信息,记录在磁介质载体中。信息的数字化,使原来存在于不同介质载体中的信息统一为磁介质载体,使原来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存在的信息统一为数字信息。数字信息可以被计算机识别并大量处理,可以在不同媒介之间通用,可以进行海量化存储、无损化复制、网络化传播,为信息的广泛传播奠定基础

  三、新兴媒体的部分使用人群统计

  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至2007年,中国的网民达到1.37亿人。

  根据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总数达到2.98亿,位居世界第一;手机上网网民规模达到1.18亿人,较2007年增长了133%;网页总数超过160亿个,同比实现90%以上的增长。

  由于3G牌照的颁发,手机上网用户在2009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根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结果》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12月,中国共有3.84亿网民,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数已经达到2.33亿,一年增加1.2亿,占全部网民数的60.8%,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

  四、新兴媒体对统战工作的影响

  1.使统战宣传工作形式多样化

  新兴媒体传播信息与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刊物)传播信息的区别是,受众者在接受信息的时候由被动变主动。因为新兴媒体具有交互性、网络性,个人或组织可以完全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出版”自己的言论,或者匿名与人沟通、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互动关系的虚拟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思想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同时,也给统战工作的舆论管理、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兴媒体所具有的吸引力、生动性和广泛性,又给统战工作创造了新的形势,丰富了统战工作的宣传手段,增强了统战工作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2.新兴媒体使统战工作主动化

  新兴媒体没有国境线,打破了信息交流的空间限制,人们在任何一个地点享受信息资源的共享。新兴媒体拥有着同步交流、信息检索、现实虚拟等广泛的功能被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无疑也给统战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新兴媒体是社会各种思潮的映像窗口,同样也为统战部门主动掌握舆情民意提供了途径,可以有效提高统战工作的针对性。

  新兴媒体的交互性,可以促进与统战宣传工作成员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工作水平。

  新兴媒体的虚拟性,受众者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可以得到宣泄,也为真诚交流创造了条件,统战部门通过新兴媒体可以主动与受众者平等交流,削弱受众的逆反心理,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而增强统战工作的及时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3.新兴媒体使统战工作即时化

  新兴媒体传播新闻、信息极为便捷,即时播放、滚动播放和24小时全天播放,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和传播速度。同样为统战工作创造了条件,统战新闻、信息也可以在第一时间里宣传播给受众者,统战信息可以及时更新信息、互相传播、资源共享、形成合力,使得统战的宣传面更广、速度更快、容量更大、效果更好。

  五、加强新兴媒体条件下的统一战线建设

  1.深刻认识新兴媒体在统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树立“新媒体、大统战”观念,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兴媒体在统战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利用新兴媒体的宣传、导向、教育、沟通和凝聚作用,拓宽深化统战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对新兴媒体保持高度关注,做到了解、知情和监控,依靠各种技术手段,对各类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和控制,尤其要加强对政治方面信息的规范管理,加强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网站的监管,严防有害信息对人们思想的侵蚀。

  2.建立教育和培训机制,运用统战新手段

  与时俱进,实现统战工作现代化,建立一支熟悉统战工作又了解新兴媒体的队伍。目前统战系统这方面人才十分缺乏,许多信息工作人员对信息的认识还停留在简单的写稿、编刊阶段,对新兴媒体的了解很少,甚至不会使用电脑,不熟悉互联网。这种状况是与目前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任务是不相适应的,必须通过不断的教育和培训加以提高。

  加大对统战部门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逐步掌握现代信息知识特别是电脑及网络知识,了解新兴媒体,掌握新兴媒体,才能用好新兴媒体带来的便利条件。

  信息产业部门应为统战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为统战部门提供业务咨询、网络监管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并长期化和制度化。

  3.加大统战工作中与新兴媒体相关的硬件投入

  统战部门应加强自身建设,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配备一批先进的技术设备,引进和培养一批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积极建立统战工作网站。为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起到积极的宣传和引导作用。

  与中国电信和移动公司等公司合作建立手机信息平台,对政治、经济、文化重大事件实时发布通知,最大限度的保证社会稳定。

  4.发挥新兴媒体优势,加强网上舆情引导处置

  建立统战信息网站,开设政协提案、各界论坛、批评建议、统战理论研究等功能,及时收集、整理来自社会各界的建议和要求,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得到处理后再及时反馈到社会,形成一个良性的交流平台。对一些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和重大政策问题开展民意调查,把握社会脉搏,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1)及早发现处置突发舆情。通过定期分析整理网上信息和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及早发现舆情动向,主动在网站论坛设置议题,引导网民理性思考,合理发表见解,将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化解在苗头状态。建立网络舆情联动处置机制,将矛盾解决的关口前移,及时在网上发布正面声音,占据话语主动权,压缩小道消息传播空间。坚持网上处置与现实处置相结合,及时回应公众质疑,有效解决网上热点。

  (2)建立互动机制,畅达民意渠道。网络已经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回应诉求、改进工作的重要平台。通过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民生在线”网络访谈等活动,主动使用网络,建立党委政府与广大网民互动互信的沟通机制,保障和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建立主动回应机制,高度重视、积极回应网民反映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做好网上舆情引导,解疑释惑,疏导网民情绪。

  (3)完善网络舆情处置制度。结合各地实际,针对网上热点事件的特点和规律,制定互联网信息监控标准化、不良信息删除、突发事件网上处置等方面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建立突发事件网上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突发事件网上处置工作流程等工作预案,为及时有效处置网上突发事件奠定基础。

  统战部门要适应新形势,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不断完善提高为社会各界实现民主监督的服务功能,全面建立具有上访、交流、反馈等互动性的服务性功能,确保渠道畅通无阻。进一步拓展统战工作渠道的多样性,提高统战对象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水平,以巩固新兴媒体条件下的统一战线阵地,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