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社区

握好帮扶“接力棒” ——民建会员帮扶龙山县茨岩塘镇纪实

  行走在湘西龙山县茨岩塘镇的崇山峻岭间,让人切身感受到这里脱贫之路的艰辛。2019 年以来,长沙民建会员、市工商联研究室主任陈林希和市工商联四级调研员黄羽,作为单位派驻的帮扶工作队队长,先后勇挑重担,为茨岩塘的发展奔八方、引资金,强基础、扶产业,攀高山、入村寨,用心血和汗水温暖了茨岩塘人民的心。这是民建会员的初心与担当,更是民建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
 陈林希:珍惜参与脱贫攻坚的机会

  2019年,听说单位要派干部驻扎龙山县茨岩塘镇,开展对口脱贫攻坚工作,陈林希立刻主动请缨。“我是在湖南西部农村长大的,非常清楚当地农村的落后面貌,所以当时很想尽自己所能做些事情。”回想当初的选择,陈林希仍然记忆犹新。另一方面,长期工作于市直机关研究室,让她深感基层工作经验不足,逐渐有了本领恐慌。“龙山给了我深入基层锻炼、参与脱贫攻坚的机会,我非常珍惜。”她表示。


  龙山县距离长沙约500公里,是湖南省内距离长沙最远的一个县。到了茨岩塘镇之后,陈林希马不停蹄开展工作,与镇党委政府领导深入交流,了解全镇所需所困。茨岩塘属于高山台地和卡斯特地貌,地表水难以蓄积,地下水开采成本高,缺水成了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头号难题;敬老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年久失修,条件简陋。陈林希在前任帮扶队长的工作基础上,逐项落实跟进各项工作。不久,长龙水厂正式通水,解决了茨岩塘镇甘露村等6个村和岩板、茨岩2个社区1万多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走进建档贫困户牟付香家中,自来水哗哗流出,她挽起袖子清洗着嫩绿的青菜,脸上满是藏不住的笑容。


  解决了饮水问题,陈林希又继续挖掘茨岩塘的红色资源。茨岩塘红色文化遗产众多,被誉为武陵山中的“遵义城”。她希望将茨岩塘打造成集红色文化体验、爱国主义教育、民俗体验、田园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小镇。为此,她积极向后盾单位汇报,协助组织50多位商协会、企业负责人来龙山,召开长沙、龙山民营企业助力茨岩塘“打造红色小镇 决胜全面小康”座谈会。发动21家长沙市商协党组织出资25万元,捐建“军魂”雕像。雕像坐落在群英山无名烈士墓前,告慰先烈、启示后人。
  黄羽:年龄最大的帮扶队长

  2020年,茨岩塘镇所有贫困村全部退出,813户3170名贫困户全部脱贫。黄羽接棒陈林希,成为对口接续帮扶茨岩塘镇乡村振兴的新队长。57岁的黄羽,是本轮38名对口帮扶工作队员中年龄最大的。“我与龙山的缘分,其实要从2012年说起。”当年,时任长沙市工商联经济联络处处长的黄羽,在贫困地区武陵源行活动中第一次参与龙山精准扶贫,从此与龙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又带领企业家深入龙山看项目、慰问贫困户和贫困学子。收到对口接续帮扶龙山的号召后,黄羽三赴龙山开启了帮扶新征程。


  长龙水厂解决了大部分村民的饮水问题,但在某些偏远村落,水源仍然困扰着村民。为解决兴华村的饮水问题,黄羽与其他帮扶队员一起跋山涉水寻找水源。由于地势险要、杂草丛生,他在兴华村二组附近的山坡摔下去,手当即破皮出血。但找到水源洞后的开心,使他忘记了疼痛。目前,龙山县水利局已将茨岩塘镇兴华村二组的饮水工程进行了立项,并纳入今年的重点实施项目。为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探索红色扶贫新路径,黄羽一直在行动。有一次,在寻找红军战壕遗迹的途中,快到山顶时,他突发高血压,脸色瞬间苍白、呼吸急促。他赶紧坐下休息,吃完药稍微缓解后,又继续出发了。去年国庆期间,他父亲病危,母亲病重,他利用国庆假期回老家岳阳照顾父母,国庆假满他立即赶回龙山,没在长沙多呆一天,一心投入工作。


  2021年12月,由于工作太累、饮食不习惯、水土不服等原因,他重感冒持续20多天,瘦了十几斤。睡在宿舍望着房顶发呆的时候,硬汉心里也萌发过打退堂鼓的想法。但回望初心,他还是选择了坚持。今年春节后,他去了龙山还一直没回过长沙的家。本来打算清明节回家扫墓,母亲和爱人嘱咐他安心呆在龙山。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是黄羽在龙山安心工作和生活的坚强后盾。
  民建会员奔跑在接续帮扶的赛道上

  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发展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治本之策。在驻扎帮扶茨岩塘镇期间,陈林希和黄羽通过各种机会,推动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与龙山和茨岩塘相关负责人深入了解,拓展合作发展新机。


  利用后盾单位长沙市工商联联系企业的优势,陈林希为当地群众搭建了就业服务平台,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招工活动等。细车村的盲人夫妇就在蓝思科技圆了就业梦。“饭碗”多起来,“口袋”鼓起来。田间地头、帮扶车间、生产线上……脱贫群众干劲十足。


  茨岩塘有种植高山蔬菜的传统,但同时却存在交通不便、销售难的问题。黄羽联系龙山县顺源农业有限公司与长沙市大河西农产品交易市场对接农产品购销事宜,将龙山蔬菜纳入湖南省团餐协会集采平台采购产品。同时,引进长沙市森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的形式,准备在甘露村建立食品加工厂。另外,他倡导的高山蔬菜种植比溪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已在洛塔乡、红岩溪镇、内溪乡、茅坪乡成功推广,种植面积1500多亩。眼看着小蔬菜变成“大蔬菜”,中蜂箱变成“甜蜜罐”,鸡窝变成“金窝”……一个个脱贫产业提档升级,有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他们先后联系协调慈善基金会为茨岩小学捐赠100万元图书、学生足球服1200套,为甘露村387户村民免费安装太阳能庭院灯……在陈林希和黄羽的接续帮扶下,茨岩塘镇各项帮扶政策逐一落实,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正朝着具备基本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不断迈进。


分享到:

推荐资讯